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68章 進攻太原(第一更!求訂閱,求月票,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軍的推進速度比李來亨想象中還要快,拿下臨汾後不出三日已經打到了平遙。

平遙是一座極為富庶的商城,但守備卻很鬆懈。或者說清軍已經沒有什麼軍隊可守了。

明軍兵不血刃的拿下平遙之後,李來亨大手一揮軍隊揮師北上徑直進攻太原府。

如果一定要從諸多城池中找到一個山西的心臟的話那一定是太原。

李來亨的態度也很明確,那就是儘可能高效的光復山西全境。

畢竟李定國和鄭成功的功勞都不差,如果李來亨不能在速度上壓上他們一頭的話,很難在皇帝陛下心目中佔據一席之地。

當然李來亨也有自己的考慮,那就是過猶不及。所以他第一時間將擒獲的八大晉商家族送往南京,交給皇帝陛下聖裁。這可謂是一個最明顯的表態,那就是李來亨現在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朱家,都是為了大明。

不管其他人怎樣,李來亨的態度至少都是如此。

拋開這個層面,李來亨也沒用什麼忌憚的事情了。

戰爭打到這個份上已經不是比拼的實力,而是心態。

誰的心態更好誰就能佔據絕對的上風。

而清軍的心態顯然已經崩了。

從最近清軍的狀態中李來亨明顯可以看出綠營軍們心不在焉,打起仗來只是做做樣子意思意思,完全沒有拼命的心思。

李來亨甚至聽說是因為清廷方面動了退出關外以求保全的念頭。

若真是如此,也不怪綠營兵們無心戀戰了。

畢竟連主子都不想守了,他們守來為了什麼?

不日李來亨所率夔東軍便已經抵達了太原城外。

為了驗證傳言屬實與否,李來亨寫了一封親筆信,命人綁在箭矢之上射入城內。

上戰伐謀,攻心為上。

他倒要看看清軍守將的態度。

如今的太原總兵名叫劉昭。

若論資歷他可謂弘光朝就降清的元老,這麼多年累積下來卻也只做到了一個總兵。

其中固然有他本人沒有背景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清廷整個晉升體制的問題。

身為漢人,除非像吳三桂一樣有著獻出山海關的滔天功勞,否則最多是做到一鎮總兵,算是到頭了。

本來呢劉昭混著混著也沒有什麼其他的想法,畢竟其他人也是這樣的,大夥兒都是給皇帝當差,不患寡而患不均。

既然待遇都一樣,也就沒啥可抱怨的了。

可誰曾想煮熟的鴨子都能飛了。

本以為清廷已經坐穩了江山,誰曾想永曆皇帝垂死病中驚坐起,彷彿二祖附體一般,竟然一通操作把大明給救活了。

他不但把大明救活了,甚至藉助各方勢力先是突破了洪承疇的封鎖奪取江南,進而北伐光復失地。

短短几年時間竟然讓大明從一隅之地變成了勝勢。

縱觀歷史恐怕也只有漢光武帝劉秀可以一比了。

劉昭是一個沒啥見識的人,但他也很清楚如今氣運是在大明這一邊。

要想逆勢而為那是找死。

更何況近來有訊息傳出,清廷方面想要逃出關去避禍。

雖然不能確定訊息真假,但有道是無風不起浪。

劉昭認為既然訊息能傳出來,至少說明了清廷確實動了心思。

不得不說這個訊息一傳出來,劉昭的心是拔涼拔涼的。

將士們在前線拼命,皇帝和太皇太后卻心想著跑路。

這仗還怎麼打?還打個什麼勁?

其實歸根到底愛新覺羅家就沒有認為中原是自家地盤吧?

他們抱著撈一筆就跑的心態入主中原,不曾想可以一混就是十好幾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理性情愫

折林十七

我在年代養崽崽

叔喬

我的檢察官先生

江小綠

給男主當師尊的日子裡

金鶴

福滿農門

米飯飯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