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92章 明軍抵達覺華島(第二更!求訂閱,,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遼東,覺華島。

在經過十數日的奔波之後,明軍水師終於抵達了這個預想中第一步抵達的島嶼。

覺華島距離寧遠城很近,早在天啟六年五月的時候,袁崇煥就建議朝廷移鎮東江,把東江鎮的兵馬移到距離寧遠等地更近的覺華島來。

史書有記載,“守覺華島之議,始於道臣閻鳴泰之呈詳”。

袁崇煥建議移鎮東江一事在歷史上頗有爭議,大部分人以此為由攻擊袁崇煥,認為他這是在主動認慫,自毀長城。

畢竟東江鎮可以有效的牽制清軍後方,為正面戰場爭取足夠的時間、空間。

總體而言,守皮島、鹿島、獐子島的作用不在於這幾個島嶼,而在於威脅鳳凰城、遼陽、鞍山、老寨(赫圖阿拉)等地。

只要明軍駐紮在這些島嶼上,清軍就不敢輕舉妄動。

哪怕是移到大小長山島也好啊。

偏偏袁崇煥建議移東江鎮至覺華島。

覺華島那是什麼位置?距離寧遠城是很近,但那個時候寧遠本就在明軍手中。覺華島上的明軍能夠起到牽制清軍的作用嗎?肯定不行的。

袁崇煥這麼建議更多是出於滿足自己的私心。

畢竟這樣他可以更加名正言順,更加順利的控制東江鎮的軍隊。

但現在的形勢肯定是不一樣了。

如今清軍退守山海關外,將遼東各地都劃在自己的治下。

明軍要想收復遼東,必須穩紮穩打,一步步的攻過去。

此刻拿下覺華島,就等於在遼東的範圍內訂下了一顆釘子,進可攻退可守,再合適不過了。

而如果貿然前往皮島,路途遙遠且不說,糧草運輸也是個問題。

而且最重要的是,哪怕是襲擾也可能不痛不癢。

畢竟如今滿清主力都在瀋陽一代,沒有什麼可顧忌老寨的。

思來想去,何守義和於七還是覺得先拿下覺華島最為合適。

可以說他們現在做的是一步鋪墊,接下來就要看陛下怎麼佈局了。

可讓他們有些驚訝的是,他們抵達覺華島上並沒有在島上發現清軍的蹤跡。

水師船隻停靠在海灣後一大票人想要趁著清軍不備奪取海灣控制權,從而控制全島。

可他們發現島上的建築顯然已經很久沒有人住過了,尋覓了半天也見不到一個人人影。

在經過一番細緻的搜查後,二人才斷定覺華島已經被清軍遺棄了。

如此看來他們來覺華島是真的來對了。

不費一兵一卒就已經有了落腳之地,現在明軍要做的就是儘快安頓下來。

覺華島有一主島和三小島。除主島外,其餘三小島分別名為磨盤島、張山島、閻山島。

主島呈兩頭寬,中間狹,不規則的葫蘆狀,孤懸海中。

孫承宗主持遼東事時,曾經在覺華島主島屯糧。

覺華島上屯糧城設有北門和南門,無東門、西門。

北門南門各連港口,其見還有一條排水溝。城內糧草充足,可以屯守一年之久。

如此一來寧遠城和覺華島互為犄角,清軍攻打寧遠則覺華島可救之。清軍攻打覺華島,則寧遠可救之。

如今的覺華島屯糧城已經殘破不堪,明軍首要需要做的就是修復這座城池,使得清軍在此來攻之前能夠擁有一整套的防禦體系。

於七跟何守義都有水戰的經驗,但要說經營島嶼、島礁於七的經驗顯然更為豐富一些。

他發現島嶼北部有一座石山,可以就地取材開採石頭來填補這座四方城的缺口。

這可是一個力氣活,於七自然不好獨斷專行,而是跟何守義商量,雙方各派一些人手來開採石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