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25章 廷杖馮雙禮(第二更!求訂閱,求月,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臣謹遵聖命。”
馮雙禮的心裡已經樂開了花,自然不會有任何的反對。
皇帝陛下能夠這麼處理他,已經是皇恩浩蕩了。
“嗯,那就這樣吧。朕也乏了,你便先退下吧。”
“罪臣告退!”
馮雙禮見狀連忙行禮閃人,生怕皇帝陛下返回收回成命。
雖說君無戲言,可就怕萬一啊。
萬一皇帝陛下臨時改了主意,他找誰說理去?
馮雙禮離開乾清宮便徑直出宮回到錦衣衛衙門。
現在他要做的就是等待。
按照一般的流程而言,皇帝會下架帖,錦衣衛按照架帖拿人廷杖。
對廷杖馮雙禮也算是有所耳聞。
說白了廷杖就是打板子,打的呢就是臀腿。
馮雙禮雖然沒有捱過板子,但是捱過不少次軍棍。
張獻忠治軍很嚴,後來的孫可望也差不多。馮雙禮就因為領兵不了利捱過好幾次板子。
在他看來這都是小意思,無外乎一些皮外傷,休養些時日就沒事情了。
可王賀年卻提醒他一定不能大意。
五十板子說多不多,說少也著實不能算少了。
像馮雙禮這樣的習武領兵之人,身子骨自然要比尋常人好,但那也是廷杖啊。
文官竟然會被廷杖杖死,即便不死被杖殘的也比比皆是。
馮雙禮雖然不可能被打死,但萬一留下些後遺症,被打瘸了或者陰天下雨腿腳痠痛還是有可能的。
馮雙禮不聽還好,一聽著實是嚇了一跳。
這廷杖竟然這麼唬人?比軍棍還狠?
王賀年見他真的不知道,便仔細給他講解了起來。
所謂廷杖最早是明太祖朱元璋發明的。
只是那個時候的廷杖還不是很完善,更多的是老朱心血來潮下的產物。
反正太祖皇帝是說一不二的性格,說要杖責誰立馬錦衣衛便將其打下痛打一頓。
因為沒有詳細的規定,往往會出現直接將人杖死的情況。
後來廷杖的機制漸漸完備起來,杖責用的木棍也有了標準。
相較於一般衙門刑訊的水火棍,廷杖的板子更粗更長更重。
這顯然是為了起到更好的震懾效果。
畢竟能夠被廷杖的都不是一般人,要麼是直言犯諫的言官,要麼是位高權重的重臣。
天子為了維護皇權,往往就會命錦衣衛將那些犯顏的官員拿下杖責一頓。
為了防止再出現洪武朝廷杖打死人的情況,後來的皇帝對廷杖進行了很多規定和改良。
首當其衝的便是對官員身體的保護。
廷杖之前會在官員的身上包裹厚厚的毛氈,這樣廷杖起來會起到一個緩衝的作用。
雖然打起來還是很疼,但不會有太重的內傷。
當然這也是相對的,如果皇帝就是要一個人死,那行刑的時候錦衣衛們完全可以用一些巧勁。
再不濟的直接往脊椎上敲,也能砸個半死。
這些行刑的錦衣衛們都經受過專業的訓練,能夠保證行刑的效果符合天子的預期。
他們平日裡都拿一張紙包裹著一塊豆腐來練習,能夠保證一杖下去紙張完好無損,但豆腐已經爛透了。
另外錦衣衛行刑的時候還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如果監刑的太監喊打,那就是意思意思,敷衍一下走個過場。皇帝只是要對其略施薄懲而已。這算是最好的結果。
如果太監喊著實打,一般會把雙腳呈外八字張開,那意思就是狠狠的打,但不可傷及性命。
如果是雙腳併攏,喊用心打。那就完蛋了,這意味著要把人直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