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將計就計,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由榔無奈,這怎麼又來了。
他要是真想治馮雙禮的罪早就治了,還需要故作姿態嗎?
馮雙禮已經在發現苗頭後立即採取有效措施了,換句話說馮雙禮已經做了他能做的一切。
若是這樣朱由榔還怪罪於他實在說不過去。
那朱由榔不就成了昏君了嗎?
“慶陽王無需多心,朕說了你不但無罪而且有功。此獠若不是慶陽王及時發現,後果不堪設想。”
朱由榔好生安撫了馮雙禮一番,隨後話鋒一轉道:“慶陽王覺得狄三喜該如何處置?”
這句話讓馮雙禮本來放下的心又提到了嗓子眼。
該如何處置叛賊還用說嗎,這朝廷早有定製。
陛下這麼問該不是在試探他吧?
“臣以為當對此賊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馮雙禮毫不猶豫的說道。
叛臣賊子人人得而誅之,這麼回答不會有錯。
朱由榔卻是沒有立即回應。
在他看來狄三喜固然罪大惡極,但未必沒有可以利用的點。
一刀把狄三喜殺了固然痛快,但卻會錯過一個大好機會。
如今狄三喜雖然已經東窗事發,但洪承疇卻不知道。
如果朝廷繼續以狄三喜的名義和洪承疇方面聯絡,散佈一些假訊息假情報,或許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朱由榔不是沒有想過殺掉狄三喜,找人冒充他代筆。
但是要想完全模仿一個人的筆跡是很難的。
洪承疇又是一個心思縝密之人,若是被他看出破綻,大好機遇就錯過了。
狄三喜不是不能處死,但在什麼時候處死對大明利益最大化,卻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見皇帝一言不發,李定國和馮雙禮面面相覷,心中直是忐忑極了。
“朕以為或許可以利用狄三喜起到牽制洪賊的作用。”
想了良久,朱由榔還是沉聲道:“如今我軍的重心在攻打重慶上,無論是兵力配比還是糧草供應都是緊著四川方面。貴州方面基本沒有涉及,最多是叫水西土司進行一番襲擾。朕擔心洪承疇發現情況不對後對重慶方面進行增援。”
“陛下高瞻遠矚,臣自愧不如。”
李定國十分合時宜的送上了一記馬屁。
“所以如果能讓狄三喜給洪賊寫一封信,告訴洪賊我軍要主攻貴州,豈不是會取得奇效?”
朱由榔話音剛落,李定國和馮雙禮就倒抽了一口涼氣。
這真的是稱得上妙計了。
其實明軍是完全有動機攻打貴州的。
一來貴州是雲南的屏障,失去貴州後大明便沒了縱深,隨時可能面對清軍的攻打。這就像失去寧遠、錦州的大明隨時面臨東虜的劫掠,毫無招架之力。
而清軍方面就顯得遊刃有餘,打與不打,什麼時候打都由他們來決定。甚至他們可以選擇車輪戰波波流,活活耗死大明。
二來貴州產馬,水西馬名滿天下。雖然無法與草原河套馬相比,但在西南之地水西馬也是十分實用的選擇。明軍要想養馬就必須奪回貴州。
三是明軍在貴州經營多年,基本盤還是比較穩固的。收復貴州帶來的利益是足夠大的。這比攻下一處新的地盤再重新進行經營來的划算的多。
而且貴州有太多明軍的隱秘,就這麼一直被清軍攥著,實在是如鯁在喉十分難受。
至於攻打重慶而不是貴州,是朱由榔權衡利弊後做出的更合適選擇,是因為拿下重慶給明軍帶來的收益更大。
但還是那句話洪承疇不知道啊。
尤其是當明軍將猛攻貴州的情報從洪承疇的線人狄三喜口中說出時,就更顯得真實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