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章 國士無雙,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川東,奉節。
這些時日以來文安之一直茶飯不思。
重慶慘敗讓他心中悲痛不已。
眼瞅著就要拿下重慶,譚詣卻臨陣倒戈殺了譚文,隨即率兵殺入袁宗第的大營。
毫無防備的靖國公袁宗第一時炸了營,陣腳大亂下只能選擇退兵。
更為可悲的是,姍姍來遲的潭弘並不是來增援的,而是趕來截殺一眾明軍的。
將士們經過一番死戰這才逃出一些來,不少大明兒郎都死在了江畔,連具屍體都沒能留下。
他們死的冤枉,死不瞑目啊!
比戰事失利更不能讓文安之接受的是潭弘、譚詣的背叛。這些所謂的明軍嫡系竟然還不如原來大順軍餘部來的忠心。
文安之要在這個時間點攻打重慶,為的就是分散清軍的注意力,緩解雲南方面的壓力。
重慶乃是水陸要衝,地理位置十分關鍵。只要重慶有難,清軍大軍一定會回救的。
誰曾想會出現臨陣倒戈這種事情。
“督師,朝廷那邊來旨意了。”
便在文安之哀嘆之時,家丁恭敬的在一旁和聲稟報道。
“朝廷來旨意了?”
文安之大為吃驚,連忙命家丁把欽使請進來。
他雖是穿了一身常服,還是下意識的整了整袍衫。
來傳旨的是個十分年輕的小太監,文安之自然是沒有見過。
由於事情太過突然,文安之來不及命人排香案,只能衝著御駕所在的方向下跪領旨。
“臣太子太保兼吏、兵二部尚書,總督川、湖軍務文安之恭迎聖旨。”
那小太監見狀連忙道:“陛下特地囑咐了,文督師年紀已大,可以不用跪著領旨。”
文安之卻是連連搖頭。他雖然已經七十餘歲高齡,可把禮節看的比什麼都重。
見文安之堅持如此,小太監只得清了清嗓子開始傳旨。
看來朝廷已經知道重慶之戰慘敗的訊息了,文安之心道。
這封旨意該是陛下特地責斥他的吧?
作為臣子沒能替君上分憂,文安之自然沒什麼好說的。便是降職處分,文安之也不會有一絲一毫的怨言。
但讓他感到驚訝的是,聖旨中並沒有提及重慶之戰,反而著重在說昆明守衛戰。
而且,在天子與晉王的率領下,眾志成城的明軍竟然獲得了昆明守衛戰的大捷,斬首清軍無數!
文安之一時激動的鬍鬚都顫抖了起來。
朝廷已經多久沒有打過這麼提氣的仗了?
一路連敗下來怕是將士們的心都寒了吧?
這場勝仗對於大明將士士氣的提振實在是太關鍵了!
當聽到清軍大將趙布泰被生生炸死時,文安之感嘆道天佑大明!
從結果來看,朝廷算是保住了。
文安之在這個時間點組織十三勳圍攻重慶,就是行圍魏救趙之計,想給昆明朝廷解圍。
既然朝廷無恙,那麼重慶之戰的失利也就勉強可以接受了。
文安之正自聽得興起,那傳旨的小太監又說起太子來川東撫軍的事情,以及命文安之回昆明朝廷聽勘的決定。
文安之險些以為自己聽錯了,向欽使再三確認。
在得到準確的答覆後,文安之的心情十分複雜。
一方面他感到欣喜。大明天子還是有擔當的。
太子乃是國儲,是國本所在。
太子撫軍便能代表朝廷的態度。
起初文安之剛來川東時並沒有像現在這樣受到十三勳的尊重,歸根到底是朝廷對這些原大順軍餘部太不重視了。
除了加封爵位外,朝廷沒有給袁宗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