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7章 倔強的文安之(第二更!求推薦票求追,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何守義感慨萬千,聚義廳內的將士們又何嘗不是?
張本兵之赤膽忠心直是令人折服!
當然張煌言寫這封信給何守義,不是讓他帶著將士們下山和清軍綠營死磕的,而是讓他們找進項。
這個進項不是指的銀子,而是糧食!
舟山缺糧是世人皆知的事情,何守義又如何不知?
只是他沒想到張本兵缺糧已經缺到大軍難以為繼的地步!
十幾萬大軍若是軍心渙散那可是極為可怕的事情。
何守義稍作思忖拍著胸脯保證道:“放心好了,本總兵一定籌措好張本兵需要的糧食,便是千難萬難也要把糧食送到舟山去!”
稍頓了頓何守義補充道:“當然,可能不能一次性送去,需要細水長流慢慢來。”
“這個自然,如此便辛苦何總兵了。”
四明山區的明軍滿打滿算也就不到一萬人,靠存糧肯定是不行的,只能讓將士們下山去買。
餘姚、寧波一代的糧食還是好買的,只是明軍身份特殊,只能分散開來化妝去買,不然若是被發現非但買不到糧食,還會將禍水引到四明山區。
“這算什麼,有張本兵這樣的擎天之柱在我們只需要做做敲邊鼓的事情就行了,若是連這個都做不好,還有什麼臉面稱自己是大明官軍!”
何守義一直把大明官軍四字看的比什麼都重要。
哪怕最困難的時候他也認為自己是官軍,而清軍綠營才是賊。
有這個信念在,他和弟兄們才能堅持下去。
不然豈不是和隨便尋個山頭做大王的山賊沒有區別了?
心中有道方能矢志不渝。
...
...
在重慶的這段時間朱由榔一直在想一個問題。
是什麼導致小冰河後期滿清度過了糧食危機?
土豆、紅薯、玉米等高產作物?
不然怎麼解釋明末年年鬧饑荒,而到了順治康熙年間一下子就“盛世”了?
這所謂“盛世”中應該有不少水分吧?
他曾經看到過一種有趣的說法,說清朝是紅薯玉米土豆“盛世”,假如沒有引進這些高產作物,清朝的情況不會比明末好多少。
但運氣著實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不是人人都能未卜先知。
但朱由榔來了後一切都不同了,作為一個大開全知視角者,朱由榔最大的優勢就是能夠洞悉歷史走向。
那麼在明知土豆紅薯玉米能救無數百姓的情況下不去推廣,豈不是辜負了穿越者的身份?
換言之,即便明軍將來拿下緬甸有了糧倉,種植土豆、紅薯玉米也不矛盾。
可以在土地條件差的地方種植這些耐寒耐旱作物。
而傳統適宜種麥子稻子的地方照舊。
畢竟光吃細糧不合適,光吃粗糧也不行。
合理搭配才能保證營養,保證將士們的戰鬥力。
至少在軍糧配比上,米麵一定要佔據一定的比例。再輔以部分菜肉,這才能令將士們可以毫無後顧之憂的替朝廷效力。
不然連飯都吃不飽打仗還有什麼動力可言?
朱由榔越來越發現治理一個國家需要考慮許多方面,實在是太難了。
只是知道要尋找和知道要去哪裡尋找是兩回事。
這些作物明末就陸續傳入,但大規模普及卻是幾十年後的事情。
朱由榔總不能派人去美洲找吧?
不過總算是多了個思路,可以令文安之多多留心此事。
“陛下,文督師求見。”
內侍韓淼十分恭敬的說道。
朱由榔心道真是說曹操曹操就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