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章 從根源改變大明軍制(第三更!求推薦,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朱由榔來說,眼下最當務之急的事情除了遷移人口,便是強化訓練新軍了。
這種強化訓練不是指的老兵帶新兵那種口耳相傳,更不是那種單純的走量模式,而是系統化的理論、實踐相結合的模式。
在冷熱兵器交替時代,理論是最不可或缺的內容。
作為一名私人普魯士博物館的館長,朱由榔對普魯士的歷史可謂十分了解。
要想把新軍培養成百戰百勝的普魯士鐵血軍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他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編制出一本可操作性較強的教程,令新兵們快速的成長。
朱由榔是一個實幹主義者,說幹便幹!
他命隨駕內侍韓淼準備好紙筆,凝思了一會提筆寫了起來。
普魯士軍隊的核心是什麼?
大炮?排隊槍斃?還是其他的什麼?
都不是!
其核心是強大的執行力!
在戰場之上只有做到令行禁止,才能保證最大化的效率,才能克敵制勝!
換句話說,只要你比敵軍少犯錯誤,你就一定會是獲勝的一方。
米歇爾耐伊曾經說過,一切戰術都基於迅速將部佇列成縱隊,在行進中展開成橫隊的科學。
這句話看似簡單,但要真正做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十八世紀普魯士突然崛起,給人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它線上式戰術中也就是排隊槍斃中所扮演的角色。
從三十年戰爭時期任人宰割的默默無聞,到七年戰爭時期的橫空出世,是什麼讓普魯士突然脫胎換骨?
除了腓特烈大帝本人的人格魅力外,自然是嚴格的以模板訓練自己的軍隊。
騎兵營和炮兵營的分開使得將士們可以各司其職又互相策應配合,不至於出現功能重疊的尷尬局面。
換句話說步兵、騎兵、炮兵都有極為特殊的作用,皆是不可取代的。
整個普魯士軍隊的核心是什麼?
自然是普魯士軍官團。
能夠進入軍官團計程車兵必須從青年時代就接受嚴格的軍事專業知識培訓,具備在極為艱苦環境下適應的能力。其不僅有吃苦耐勞的精神,還很具備集體榮譽感。
腓特烈大帝對軍官團的軍官極為尊重,嚴禁任何指揮官侮辱哪怕是初級普通軍官。
這有點像秦漢的軍功爵制度和唐朝的隴右軍爵制度。
作為上位者,一定要培養百姓們生出一種投身從軍,成為軍官的自豪感。
軍官就是比普通人地位高,軍官就是應該得到人們的尊重。
長此以往,普通士兵們都會以成為軍官為榮,都會在戰場上竭力表現,拼命爭取上升空間。
說句難聽的話,在大明尤其是明末,屬於軍人的榮譽感消失了。
或者說,將士們感受不到別人的尊重。
文官動輒可以對武將大罵,甚至可以憑王命旗牌便宜行事,陣斬大將。
武將稍不留神就會被文官砍了腦袋,沒有死在敵軍手裡卻死在自己人手裡。久而久之,還有誰願意替朝廷賣命?
更為可恨的是,由於文官通常出任統帥,經常會出現外行指揮內行的情況。
一些自幼抱著聖賢書死讀的書呆子,自以為看了兩本兵書就在那裡高談闊論指點江山,作為將領還必須唯命是從,換做是誰能夠甘心?
打了敗仗,罪名是將領擔,文官們卻能從輕發落。天底下哪有這種道理?
要想讓軍隊保持戰鬥力,便必須培養士兵們的飢渴感,榮譽感。
這就需要上位者給他們等量匹配的獎賞。
這不是天子心血來潮的一次封賞,而是成體系的規定,制度,是看得見摸得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