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伏兵跑馬河(第一更,求推薦票!),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卻說趙良棟在臥龍崗吃了苦頭,遂率部繞遠行軍。

十萬大軍所過之處,直是如同蝗蟲一般。

一些躲閃不及的百姓被清軍抓走充作夫子,做最苦力的活計。

比預計多行軍了七八日,趙良棟總算抵達了跑馬河畔。

作為宜賓附近的第一大河,要想去往宜賓則必須渡過跑馬河。

雖然現在不是汛期,但這一段河水甚是湍急。

趙良棟找不到渡船,直是急的一頭包。

該死的明賊一定是把這一代的渡船全都遷走了。

臨時砍伐木筏渡河也不是不可以,只是這又得耽誤不少時間。

趙良棟擔心貴州的洪承疇、鰲拜催促,更怕京師的順治皇帝不耐煩。

是以他派出哨騎沿著河岸打探,希望尋找一處較淺的河灣生渡。

大部軍隊則臨時駐紮在河南岸,稍作休整。

趙良棟統領的這支大軍滿漢混雜,以趙良棟的資歷很難完全壓制。

若是一直打勝仗還好,臥龍崗那次慘敗後,軍中便一直有人議論趙良棟不配做這個統帥。

那些上三旗的旗兵更是心生不滿。憑什麼一個漢人在這裡耀武揚威,發號施令?

不少旗兵開始鬧事,趙良棟好生安撫這才算暫且揭過。

可是一到跑馬河畔,聽說趙良棟要在沒有渡船的情況下生渡,這些旗兵立時又炸了鍋。

就這湍急的河水,渡河的時候他們不得被捲走?

這趙良棟的腦袋是進水了吧?

趙良棟聽到這些抱怨心情自然不爽,但他又不好明面上發作,只能裝作沒聽見。

唉,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這些旗兵雖然戰鬥力強悍,但是不服管教。

趙良棟甚至覺得沒有這些旗兵,軍隊更好統率。

但事已至此,他總不能把這些旗兵趕走吧?只能心裡期望這些旗兵以大局為重,不要再鬧出什麼么蛾子來。

透過臥龍崗一戰讓趙良棟認識到了明軍堅守宜賓的決心。

明軍能夠把防線擴充套件到宜賓外圍,證明他們一定會主動出擊。

如此趙良棟必須時刻保持警惕,嚴防明軍突襲。

臨近晌午,趙良棟遂下令全軍埋鍋做飯。

大軍所帶軍糧還算充足,是以午飯這一頓是吃的實打實的乾貨。

若是軍糧不夠,就只能一日兩餐了。

夥兵們個個開始忙碌起來,撿柴火搭鍋生火。

人食五穀雜糧,當兵吃糧更是天經地義。

這些清兵之所以當兵就是因為能夠吃上飽飯,打仗的時候還可以去肆意劫掠百姓,不必守什麼規矩。

所以吃飯的時候便是他們一天中最快樂的時候,任什麼事情也無法比擬。

一些相熟的清兵聚在一起,一邊講著葷段子開著玩笑一邊等著米煮熟。

趙良棟對此見怪不怪。

洪承疇常對他講統兵要張弛有度,有的時候需要立威,但更多時候要保持一個相對寬鬆的氛圍。

軍隊本就是令行禁止的地方,若是時刻高壓,士兵們情緒崩潰很可能出現營嘯、兵變的事情。

那時候別說趙良棟這樣資歷較淺的將領,便是洪承疇親臨恐怕也彈壓不住。

趙良棟本人的伙食相較普通士兵好一些,還有一些煮的野菜。

看著一鍋撒了鹽巴綠油油的菜湯,趙良棟也來了食慾。

他盛了滿滿一大碗,先是抿了一口,那鮮味直是讓人讚歎不已。

趙良棟接著撈出一些野菜就著白米飯吃了起來。

剛剛吃到一半,親兵便來報說有幾個哨騎從西邊回來,說尋到一處淺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聖女無動於衷

菜冢

庶女重生攻略

歌疏

南明第一狠人

一袖乾坤

你最珍貴

清蒸的甜

盤絲洞38號

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