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袖乾坤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各懷鬼胎,南明第一狠人,一袖乾坤,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貴州,吳三桂行轅。
一身便服的清廷平西將軍愁眉緊鎖,心緒十分煩躁。
這些時日來他一直託病不去經略府和洪承疇商議剿明之事,可洪承疇似乎盯著他不放,三番五次的派郎中來替他診病。
明面上洪承疇是關心他,實際則是在敲打他。
別跟老子耍什麼滑頭,老子吃的鹽比你吃的米都多。
嗯,大體就是這個意思。
吳三桂又不傻,如何看不出?
雖然這些郎中都被吳三桂趕走了,但若再演下去,怕是洪承疇是要翻臉了。
其實吳三桂和洪承疇之間早有嫌隙。
崇禎十四年,大明在關外只剩下八城,分別為錦州、寧遠、松山、杏山、塔山、中前、中後、前屯。
當時錦州被皇太極包圍,為解錦州之圍,當時的薊遼總督洪承疇率領十三萬大軍,自寧遠北上馳援錦州。皇太極知道後大喜,利用圍城打援的策略將洪承疇困於松山一代。
久困之際,洪承疇決定突圍。
可尷尬的是,就在這個命令下達後不久,吳三桂和大同總兵王樸一道跑路了!
他二人率部一跑,明軍立時陣腳大亂,逃跑兵卒無數。
清軍遂趁機追殺擴大戰果。最終松山一戰,明軍全軍覆沒,元氣大傷。
至此松山、塔山、杏山、錦州四城盡失,寧錦防線土崩瓦解,洪承疇被俘。
而這一切都是從吳三桂跑路開始的。
身為主帥,洪承疇當然將這一切看在眼裡。
他心中對吳三桂勢必是十分厭惡的。畢竟他是吳三桂的恩主,吳三桂卻是完全置他的死活於不顧。
權衡利弊之後洪承疇降清,以圖再起。
巧合的是後來吳三桂也降了清,二人再次同朝為官。
只是那時洪承疇和吳三桂並沒有太多接觸的機會,是以避免了不少尷尬。
但到了順治年間,一切就完全不同了。
洪承疇被委任為五省經略,吳三桂也被拜為平西大將軍,受洪承疇節制。
這就有些尷尬了...
洪承疇是吳三桂的恩主,上峰。吳三桂是洪承疇的學生,下屬。
乍一看來這個組合很完美,但問題是吳三桂背叛過洪承疇啊。
如此慘痛的記憶自然不會被輕易的抹去。
洪承疇雖然嘴上不說,但實際行動中處處體現出對吳三桂的不信任。
吳三桂之前打了勝仗還好,洪承疇不會做的太過。
現在吳三桂昆明大敗,灰頭土臉的跑回貴州,洪承疇便剋扣糧草,還逼著吳三桂出兵去剿滅水西土司。
洪承疇存的是什麼心思吳三桂怎會不知道?
這是想借水西土司之手消耗吳三桂的實力啊!
水西土司向來桀驁不遜,麾下族人又驍勇善戰。
眼下水西反叛,公然支援永曆皇帝,洪承疇自然是要出兵鎮壓的。
只是有那麼多將領可以選擇,他偏偏選了吳三桂,這不是報復是什麼?
吳三桂的本家兵是他在亂世立足之本。
他之所以在明、順、清之間來回斡旋,立於不敗之地,就是因為他有這支精銳軍隊啊。
若是本家兵打沒了,清廷完全可以一腳把吳三桂踢開。
別說是承諾的封地封王不會再有,恐怕平西將軍的稱號也得被剝奪。
眼瞅著老尚、老耿家都有了封地,吳三桂心裡那個嫉妒啊。
照理說他是三人中出身最好,資歷最老的,現在卻混成這個模樣,他不甘心吶!
洪老匹夫,欺人太甚!
吳三桂只覺得一口濃痰湧了上來,卡在了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