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三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節,十三獄(出書版),寧三意,免費繁體小說),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來來,各 位大爺大媽,眼不好的戴上眼鏡, 都來看看。誰認識這是哪兒?”胡東東招呼著,把那些圖片發給幾個老人。
這麼一吆喝,平時就閒得冒煙的老年人都圍了過來。他們大部分都認不出來,還有些覺得眼熟,但就是說不出來是哪兒,一群人七嘴八舌討論半天,卻沒什麼有價值的資訊。
老胡也覺得這樣不太靠譜,對周源說:“要不這樣,你去找老趙頭問問。他在機械廠待過,說不定知道。我去做點其他準備。”
周源興沖沖地趕到老趙家,可讓他失望的是老趙卻對這個東西完全沒印象。也不知是圖片太模糊了,還是老趙記憶力衰退,總之,周源幫他回憶了半天機械廠的往事,甚至自己見到的那些建築佈局,希望能讓他有些啟發,可是聊了兩個小時,還是沒有一點兒有用的資訊。
失望地從趙老頭家出來,如果說昨晚周源的心裡全是興奮,那麼現在有一半都變成了焦慮。看來還是想得太簡單了,好不容易有了線索,卻第一步就卡住, 讓他又是無奈又是著急。
正想給老胡說一聲,沒想到老胡先打了電話過來:“你快過來,我們馬上出發。”
周源有些懵圈,不知老胡是怎麼搞定的。更讓他意外的是,回鎮上找到老胡時,老胡已經坐在一輛金盃麵包車上。周源上了車才發現後排的位子上放著兩個大揹包,旁邊還有兩把小型工兵鏟、一箱礦泉水和泡麵,不由得驚歎老胡行動力之強,效率之高,想必昨晚就已經有了詳細的計劃,才能這麼快買好裝備,並且租好車。
“關門,路上說。”見周源滿臉震驚,老胡簡單解釋了一句,就踩下油門。
“這是去哪兒?”周源見老胡直接把金盃開出了鎮子,忍不住問道。
“去林場。林場招待所的老闆說他們那邊有人知道這個建築在哪裡。” 周源恍然大悟:“你把圖片也發給了他一份?”
“對啊。”
鎮上通往林場是一條山間土路,既窄又顛簸,平常跑這趟路的小巴都是當地的老司機。不過老胡一隻手握著方向盤,另一隻手叼著菸捲,卻開得又快又穩:“昨晚我就在想這個問題。發現這個地方無外乎兩個範圍,要麼是在鎮子附近,要麼就是機械廠遺址,也就是林場那裡。所以在鎮上詢問的同時,我也把圖片發給林場老闆,讓他幫忙問一下。不過這麼快就有訊息,也挺讓我意外。”
“那是個隧道 的配建庫房。距離廠區並不遠,具體位置在廠區東邊的 山 下。”老胡沒有賣關子,把從林場老闆那兒得到的資訊詳細講了講。
認出圖片上建築的,是林場的一個職員,一個從小在當地長大的大媽,今年四十多歲。她的父母當年就是機械廠裡的職工,小時候還是在廠區裡面上的幼兒園。
華光機械廠是個軍備廠,修在大山深處是從戰略考慮,為了安全。但畢竟生產出來的軍備是要往外面運的,於是就在山裡專門打了一條隧道。隧道是連著防空洞的,原本打算是要修一條鐵道,作為專門的運輸專線,把生產的軍品運出去。
可是鐵道只修到了隧道口的位置,還沒等繼續修,運動就爆發了,所以那個地方就廢棄掉了。旁邊的那個四方形建築可以算是個庫房,當時設計的目的就是把要運出去的軍備留在那裡,等外面的軍隊過來交接,然後順著鐵道再拉到山外的百源市去。據說以前最早的時候,那個地方都是有警衛站崗的。
“有鼻子有眼啊,聽起來挺靠譜的。”周源總算鬆了口氣。
老胡心情也不錯:“只有去了才知道,不過我感覺也是真的。”
一路快馬加鞭地到了林場。可能是上次喝酒聊得開心,林場老闆再次看見他們倆也顯得很高興,只是一直不明白他們為何對機械廠遺址那麼感興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